東山精密59.35億收購索爾思 一場跨越邊界的“智造”躍遷?
財務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底,索爾思光電總資產35.1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權益11.55億元;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9.32億元、9.75億元,凈利潤4.0...
馭勢科技港股IPO:三年砸下5.7億元研發投入 凈利潤累計虧損6.7億元
招股書顯示,從2022年至2024年(以下簡稱報告期),馭勢科技分別實現營業收入0.64億元、1.61億元和2.65億元,復合年增長率高達101.3%;錄得虧損凈額2.50億元、2.13億元及2.12...
黃金“避險之王”地位再鞏固 央行增持潮下的高位博弈與深層寓意
央行集體轉向黃金,本質是對傳統貨幣體系信任的“再校準”。一方面,美聯儲加息周期尾聲的預期削弱美元吸引力;另一方面,俄烏沖突等事件暴露了外匯儲備被凍結的風險。黃金...
雙雄落滬啟新章 外資險企加碼中國市場的深意與機遇
外資入場不僅是資本流動,更是規則與標準的對接。國際慣例如何適應中國監管框架,將成為試點階段的關鍵命題;此外,還需構建東西方投資理念的對話橋梁;避免短期逐利,引導...
中鐵二十三局:凈利潤貢獻率2.44% 涉案1634宗85%是被告 被執行金額高達5.72億元
《電鰻財經》注意到,中鐵二十三局涉訴案件中,涉及到“勞動者權益保護”的案件占到相當大的比例。據《天眼查》信息,案由涉及勞動者權益保護的合計188條,其中案由為“勞...
保代江湖洗牌加速 強監管重塑保代職業邏輯
被處罰的51名C類保代中,既有盡調流于形式、招股書重大遺漏等傳統違規,也不乏"一查就撤"的帶病闖關新套路,這暴露出部分機構"業績至上"的畸形文化。監管層用"分類監管"這...
“迷你基"清盤潮來襲 基金業的自我凈化與價值回歸
"迷你基"的誕生往往源于基金公司盲目布局賽道或追逐短期風口。一旦業績不及預期或市場風格切換,資金迅速撤離,導致規模縮水至清盤線以下。這類基金不僅難以覆蓋運營成本,...
來伊份業績由盈轉虧 因考核未達標員工持股計劃終止
財報顯示,2023年該公司迎來業績拐點,營業收入下滑9.25%,歸母凈利潤下滑44.09%。2024年營收下滑15.25%,虧損7526.76萬元。今年一季度營收繼續下滑1.23%,凈利潤大幅下滑7...
日御光伏沖刺港交所IPO 近半數營收依賴單一客戶
招股書顯示,日御光伏主業為導電銀漿料與金屬化漿料的制造和銷售,產品涵蓋PERC、TOPCon、BC、HJT等各類技術路線。從2022年至2024年(以下簡稱報告期),日御光伏研發支出分...
神農種業募資1.44億能否破局“虧損循環”?4000萬募資用于補流
此次募投項目油菜“良種+良法”示范推廣項目由神農種業子公司湖南神農大豐實施,擬選取長沙、益陽、衡陽、常德、郴州、岳陽六個湖南主要油菜種植地區建立集示范展示、種子...
科創板ETF開放新格局 投顧賦能與外資套保的雙向奔赴
允許基金投顧配置科創板ETF,意味著普通投資者可通過專業機構分享科技成長紅利。投顧機構憑借大數據與算法模型,能精準匹配投資者風險偏好與科創板高波動特性,化解“散戶...
深交所首個數據中心REITs獲批,推動新型基礎設施發展
據機構預測,中國數據中心REITs潛在規模超3000億元。但挑戰同樣明顯:評估體系尚未成熟(電力成本、PUE指標如何定價?)、區域性供需失衡風險等。未來需配套出臺行業標準化指...
河南銀行業嚴控汽車消費金融 亂象終結背后的消費生態重構
河南將汽車金融產品年化利率做硬性約束,直接刺破了行業長期存在的利率泡沫。某些機構通過復雜費率設計將實際成本推高至30%以上的亂象就此終結,這記重拳讓金融回歸服務實...
破冰之舉!首單民營股權投資機構長期限科創債落地背后有深意
在發行主體選擇上頗具深意——專業股權投資機構作為"價值發現者",其債券融資行為實質構建了"股債聯動"的新范式。這種設計既保留了債權融資的穩定性優勢,又融入了股權投...
光動力療法快速發展 破繭成蝶的醫療之光
當傳統療法遭遇瓶頸時,光動力療法已在皮膚癌、食管癌等領域建立了橋頭堡。其"精準制導"的特性,讓治療過程如同用激光筆在黑暗中標記目標——既能精準消滅病灶,又能最大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