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7 09:20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電鰻號 | [財經]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業內人士指出,部分證券私募出現的問題,反映出的是股權結構設計不合理、內部制衡機制缺失,以及利益分配和激勵機制不完善等。這些問題可能導致公司內部權力斗爭、人才流失...
《電鰻財經》電鰻號/文
私募圈再起波瀾。近日,市場傳聞靖奇投資創始人遭遇團隊"背刺",引發業內對私募機構治理結構的深度思考,這場羅生門背后,折射出資本江湖更殘酷的生存法則。
相關媒體報道稱,近期,滬上量化私募靖奇投資創始人、基金經理范思奇發布的一篇名為《十年努力,一朝背刺》的文章,在業內廣泛流傳。范思奇在文中稱,一場“精心策劃”的、提前9分鐘通知的股東會,把他從公司踢出去了。他已經全權委托律師團隊處理相關事宜。
但此后,靖奇投資另一位創始人唐靖人在回應相關媒體記者時表示,范思奇擅自清盤,刪除數據,股東會罷免他都發生在他的違規行為后,雙方各執一詞,尚未有定論。
業內人士指出,部分證券私募出現的問題,反映出的是股權結構設計不合理、內部制衡機制缺失,以及利益分配和激勵機制不完善等。這些問題可能導致公司內部權力斗爭、人才流失,影響私募穩定運營和長期發展。
在《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條例》實施滿周年之際,這場風波恰為行業提供鏡鑒:真正的風控不僅是投資組合的分散,更是權力制衡與利益共享的制度設計。畢竟,資本可以計算風險,但人性永遠需要敬畏。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