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3 13:33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電鰻號 | [財經]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當天晚間,*ST九有還發布關于收到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的公告,中國證監會擬對*ST九有責令改正、警告并罰款850萬元;對*ST九有前實控人李明警告并罰款1500萬元,同時采取10年...
《電鰻財經》電鰻號/文
5月以來,滬深交易所已對8家上市公司亮出“紅牌”,*ST九有因財務造假成為最新案例。這波退市潮背后,是注冊制改革下監管“零容忍”態度的彰顯,更是市場自我凈化的必然陣痛。
6月16日晚間,*ST九有發布公告披露,公司于2025年6月16日收到上交所關于終止公司股票上市的決定,股票進入退市整理期的起始日為2025年6月24日,預計最后交易日期為2025年7月14日,退市整理期的交易期限為15個交易日。
當天晚間,*ST九有還發布關于收到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的公告,中國證監會擬對*ST九有責令改正、警告并罰款850萬元;對*ST九有前實控人李明警告并罰款1500萬元,同時采取10年市場禁入;對金鉉玉、朱文龍等8名責任人分別處以50萬~300萬元罰款,其中金鉉玉、朱文龍被采取5年市場禁入措施。
*ST九有通過虛構交易、虛增利潤等手法連續多年舞弊。此類案件暴露出部分企業“業績不夠,造假來湊”的僥幸心理,更折射出中介機構“看門人”職責的缺位。
退市制度是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清道夫”,但短期陣痛不容忽視。中小投資者往往成為最大受害者,如何完善賠償機制?需推動“退市+追責+賠償”閉環建設,讓造假者“傾家蕩產”,而非讓散戶“買單”。
每一次退市都是對市場生態的修復。從*ST昆機到*ST九有,監管層傳遞出“應退盡退”的明確信號。只有讓“僵尸企業”及時出清,才能為優質企業騰挪資源。正如巴菲特所言:“潮水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A股的“退市常態化”,恰是價值投資崛起的序章。
《電鰻財經》將繼續關注后續發展。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