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18 11:08 | 來源:長江商報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高溢價收購的背后,是博眾精工經營業績遇到了增長瓶頸。2023年、2024年,公司營業收入、扣非凈利潤與2022年相比并無明顯增長。今年一季度,博眾精工的營收、凈利雙降。...
科創板公司博眾精工(25.100, -0.26, -1.03%)(688097.SH)啟動大手筆收購。
根據公告,博眾精工擬采取支付現金方式收購上海沃典工業自動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沃典”或“標的公司”)70%股權,交易對價為4.20億元。
這是一次高溢價交易。截至2024年底,標的公司凈資產約為1.33億元,而其估值達6億元,增值率達352.35%。本次交易完成后,博眾精工將新增商譽約3.6億元。
交易對方承諾,未來三年,上海沃典實現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以下簡稱“扣非凈利潤”)累計不低于1.85億元。2024年,其實現的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簡稱“歸母凈利潤”)為3857.10萬元。
高溢價收購的背后,是博眾精工經營業績遇到了增長瓶頸。2023年、2024年,公司營業收入、扣非凈利潤與2022年相比并無明顯增長。今年一季度,博眾精工的營收、凈利雙降。
積極收購資產,投資者表現平淡。6月16日、17日,博眾精工股價并無出色表現。
Wind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基金公司合計減少了對博眾精工的千萬股倉位。
溢價3.52倍收購臨考
博眾精工宣布重磅收購。
6月15日晚間,博眾精工發布公告,公司擬支付現金4.20億元,向黃立志等交易對方收購其持有的上海沃典70%股權。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持有上海沃典70%股權,上海沃典將納入公司合并范圍。
上海沃典成立于2014年11月18日,注冊資本5000萬元,是一家專業提供工業智能自動化全方位解決方案的系統集成商,專注于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的生產智能輸送系統、自動化檢測與測試技術、智能物流單元、智能裝配生產系統及智能工廠信息化系統,業務領域涵蓋汽車制造業、航空航天、電力行業、自動化倉儲物流行業。股權結構顯示,其共有4名股東,均為自然人,其中,實際控制人黃立志持股比為67%。
此次收購的高溢價備受市場關注。截至2024年底,標的公司凈資產為1.33億元,本次交易的估值為6億元,增值率高達352.35%。如果本次交易順利完成,博眾精工將為此新增3.60億元的商譽。
博眾精工公告稱,標的公司作為專注汽車生產設備輸送系統的企業,憑借其現有的業務和資源優勢,在2023年開始逐步拓展海外高毛利板塊業務,而且將作為標的公司未來長期重要發展戰略,雖然2024年標的公司營收以國內市場為主,海外業務尚處于萌發階段,占比尚低,但目前在手訂單中已經包含較高比例的歐美市場項目,其中歐洲市場訂單占據優勢比例。目前,在現有業務結構下國際貿易摩擦對其經營的沖擊較為有限。
博眾精工亦坦承,如果標的公司未來向美國市場拓展,或歐洲市場可能出臺貿易保護政策、環保標準升級等影響業務拓展及訂單執行,未來拓展海外市場可能面臨地緣政治、本地化運營等挑戰,且海外業務仍可能受匯率波動間接影響利潤穩定性。
上海沃典處于盈利狀態。2023年、2024年,其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37億元、2.49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173.66萬元、3857.10萬元。對比發現,2024年,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幅度分別為5.16%、21.53%。今年一季度,上海沃典實現的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分別為8274.34萬元、1264.56萬元。
基于高溢價收購,交易對方承諾,2025年至2027年,上海沃典實現的扣非凈利潤合計不低于1.85億元。
年均超過6000萬元的扣非凈利潤,對于上海沃典而言,恐怕是較大挑戰。
業績陷瓶頸首季虧損3098萬
大手筆收購資產,是博眾精工積極尋求產業突圍的體現。
博眾精工主要從事自動化設備、自動化柔性生產線、自動化關鍵零部件以及工裝夾(治)具等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及技術服務。同時,公司亦可為客戶提供智能工廠的整體解決方案,業務涵蓋消費電子、新能源、汽車、家電、日化等行業領域。
博眾精工積極投身研發,每年都將超過10%的營業收入投入研發。2020年至2024年,公司研發投入分別為3.71億元、4.62億元、4.94億元、4.97億元、5.14億元。
博眾精工表示,經過多年發展,公司在工業自動化底層技術方面積累雄厚,在高精度貼裝、高精度共晶焊接、精密機械設計、精密運動控制、機器視覺、核心算法、測試技術等方面形成了具有優勢的核心技術體系。
不過,近幾年,博眾精工的經營業績遭遇了增長瓶頸。
2021年,博眾精工通過闖關IPO在上交所科創板掛牌上市。在上市之前的2018年,公司營業收入為25.18億元,歸母凈利潤為3.23億元,扣非凈利潤為3.07億元。
2019年、2020年,公司營業收入呈增長趨勢,但歸母凈利潤連續下降,2021年進一步降至1.93億元。
2022年,博眾精工扭轉了下滑勢頭,當年的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分別達到48.12億元、3.31億元,同比增長25.72%、71.43%,扣非凈利潤為3.12億元,同比增長129.38%。
緊接著的2023年、2024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48.40億元、49.54億元,同比增長0.59%、2.36%;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90億元、3.98億元,同比增長17.80%、2.04%;扣非凈利潤分別為3.28億元、3.19億元,同比變動4.88%、-2.66%。
上述數據顯示,近兩年,公司營業收入、扣非凈利潤止步不前,與2022年相比,沒有明顯增長。
今年一季度,公司營業收入為7.37億元,同比下降0.80%;歸母凈利潤虧損3097.79萬元,同比下降45.59%。
借助收購上海沃典,博眾精工能夠實現產業及業績突圍嗎?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