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0 11:22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王思文 | [券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目前已有105家新三板企業成功轉板上市。其中,轉板至創業板的新三板企業共有43家,轉板至主板的有30家,轉板至科創板的有19家,轉板至中小板的有13家。...
近日,證監會起草了新三板轉板上市制度的征求意見稿,意味著轉板上市制度即將“落地”。市場普遍認為,轉板上市制度一旦正式實施,新三板市場有望再次被激活,進一步疏通中小企業成長壯大的市場通道,實現多層次資本市場的互聯互通。
《證券日報》記者梳理后發現,券商作為新三板轉板的“助力軍”,今年以來已助力14家新三板企業成功轉板,過會率達100%。其中,中小券商成為保薦的“主力軍”。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新三板是中小券商的主戰場,提前布局新三板的中小券商在前期積累的項目將形成精選層競爭優勢,有望拓展中小券商的業務發展空間。
轉板制度將落地
預熱新三板市場
新三板改革是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一環。2020年3月7日,證監會起草了《關于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轉板上市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新三板轉板上市指導意見》),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本次發布的《新三板轉板上市指導意見》主要包括三大亮點:一是轉入板塊范圍。試點期間,符合條件的新三板掛牌公司可以申請轉板至上交所科創板或深交所創業板上市。二是轉板上市條件。申請轉板上市的企業應當為新三板精選層掛牌公司,且在精選層連續掛牌一年以上;掛牌公司轉板上市的,應當符合轉入板塊的上市條件。三是股份限售安排。新三板掛牌公司轉板上市的,股份限售應當遵守法律法規及交易所業務規則的規定;在計算掛牌公司轉板上市后的股份限售期時,原則上可以扣除在精選層已經限售的時間。
《證券日報》記者梳理后發現,目前已有105家新三板企業成功轉板上市。其中,轉板至創業板的新三板企業共有43家,轉板至主板的有30家,轉板至科創板的有19家,轉板至中小板的有13家。
中銀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君分析認為,“一旦轉板上市制度正式實施,目前活力匱乏的新三板市場有望被再次激活,充分發揮新三板市場承上啟下的孵化作用,中小企業成長壯大的市場通道將更加通暢,有利于實現多層次資本市場的互聯互通。”
萬聯證券非銀團隊預計,證券行業的新三板業務將隨之回暖,新三板精選層儲備項目較多的券商有望最先受益,券商將助力新三板企業轉板上市。
11家券商助攻
14家新三板企業成功轉板
截至3月9日,今年以來共有36家企業上會(包括主板、科創板、中小板和創業板),其中有34家企業審核通過,1家審核未通過,1家企業暫緩表決,總體過會率達94%。
值得關注的是,在36家上會企業中,新三板轉板企業為14家,均獲核準通過,過會率達100%,明顯高于總體過會率。在這14家新三板轉板企業中,有9家企業選擇了創業板,3家企業選擇科創板,另有2家企業選擇主板。
作為新三板轉板上市的主要“助力軍”,今年以來共有11家券商助力新三板掛牌企業成功轉板。光大證券的成績最好,共幫助3家新三板企業成功過會;中山證券共參與2家新三板企業的轉板項目并成功過會;此外,渤海證券、華安證券、信達證券、民生證券等分別有1家新三板企業項目成功過會。總體來看,中小券商擔任新三板轉板企業保薦機構的數量偏多。
“目前多家新三板公司備戰精選層,中小券商是重要保薦力量,這可能是由于前幾年大型券商收縮新三板業務、中小券商差異化精品化經營戰略、準保代參與新三板精選層項目可轉正規定等因素相關。未來新三板精選層保薦業務以及轉板科創板和創業板帶來的后續業務機會,有望成為中小投行的重要盈利增長點。”萬聯證券非銀團隊表示。
首創證券非銀團隊也認為,新三板是中小券商的主戰場,提前布局新三板的中小券商前期積累的項目將形成精選層競爭優勢,有望拓展中小券商業務發展空間。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目前仍有94家新三板掛牌企業正在排隊申請轉板上市,其中7家為“已受理”狀態,47家為“已反饋”狀態,10家為“已問詢”狀態,30家為“已預披露更新”狀態。從擬上市板塊來看,擬上市創業板的有49家,擬上市主板的有24家,擬上市科創板的有11家,擬上市中小板的有10家,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