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4 04:30 | 來源:證券日報網 | 作者:周尚伃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新經濟發展呼吁更好的文化產業發展,而區塊鏈技術或是重構互聯網文化產業及數字文化經濟的關鍵鑰匙。隨著國家推動區塊鏈產業發展的政策逐步落地,文化產業的從業者們也構思如何用區塊鏈為文化產業賦能。
新經濟發展呼吁更好的文化產業發展,而區塊鏈技術或是重構互聯網文化產業及數字文化經濟的關鍵鑰匙。隨著國家推動區塊鏈產業發展的政策逐步落地,文化產業的從業者們也構思如何用區塊鏈為文化產業賦能。
近日,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文化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文化金融50人論壇秘書長金巍指出:“技術正在傳染,表層應用者往往不大會關注技術底層的變化,但是先行者先得利。”
金巍認為,現代科技往往對文化生產、文化傳播和文化消費都會形成顛覆性的影響。而在金融領域,從金融產品、金融機構、金融市場、金融基礎設施,都會有比較大的變化。金巍稱,影響文化金融發展的三大因素主要是制度供給、經濟環境以及制度變革。
“大數據可以了解客戶的需求,用于文化企業信用管理、文化資產評估;人工智能引發智能投顧與藝術品財富管理;云計算促進文化數字資產。”金巍表示。在演講中,金巍從多個角度分析了科學技術對文化金融的影響,其中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對文化金融的影響最為直接。
談及區塊鏈,金巍認為,首先區塊鏈技術改變文化金融外部環境,它會直接制約或者是匯集文化金融,區塊鏈的應用構建新的金融服務與金融監管環境。第二,區塊鏈技術環境下,直接應用于文化金融服務平臺,包括文化眾籌、產權交易等,這是對文化金融影響的直接主體部分。第三部分,就是區塊鏈技術會重構文化生產環境,它直接作用于文化領域,然后反過來影響文化金融的發展。
金巍同時表示,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和云計算等科技,既是金融科技,也是一種文化科技,但實際上,科技的影響是不確定的。金巍說自己是一位技術保守派,不確定技術帶來“正、負”影響的后果。金巍同時稱:“在技術面前我們還都不能停下來,如果停下來了就會被大家踩踏而死。”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