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20 10:40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科創板則是以創紀錄的速度,用“快、準、穩”的效率,保證了募投項目不至于“明日黃花蝶也愁”。
科創板建設緊鑼密鼓。中國證券報記者觀察發現,在刷新資本市場速度的同時,科創板也對市場的一些“弊病”積極防范。上市時,募投項目天花亂墜;上市后,募投項目難以落地,頻頻更改募投項目。此類“沉疴”是科創板要重點避免的。
一方面,科創板通過數輪問詢乃至上市委問詢等方式,要求企業切實落實募投項目,目前大部分科創板受理企業的問詢內容中涉及募投項目的合理性、可行性、及時性等,科創板上市委更在審議環節追問企業募投項目產能增長與市場容量的匹配性;另一方面,科創板則是以創紀錄的速度,用“快、準、穩”的效率,保證了募投項目不至于“明日黃花蝶也愁”。
重點問詢募投項目
募投項目作為企業上市融資的依據,一直以來,受到監管部門和社會大眾的關注。申請科創板上市企業的募投項目也是交易所問詢的重點。目前,大部分科創板受理企業的問詢內容涉及募投項目的相關信息。上交所對部分企業的多輪問詢中,更是對募投項目進行了深入的問詢了解。
例如,上交所對視聯動力的問詢中,涉及到募投項目的相關情況,直指募投項目的合理性、可行性、及時性等。首輪問詢中,上交所要求公司披露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與公司目前主要業務及產品或服務的關系及區別,
募集資金投資項目涉及的技術與公司目前技術的關系,募投用地、購買辦公樓的計劃及具體安排、進度,能否保證募投項目的順利實施等。
上交所對江蘇北人的問詢中指出,公司在招股說明書募集資金投資項目部分中,在智能化生產線項目實施的必要性和實施可行性部分進行了披露,聲稱未來公司產能將能夠有效地滿足市場需求,也能進一步擴大公司的銷售規模,不存在產能無法消化的問題。上交所要求公司披露預計項目投產后公司將在規模、產能、銷售業績、產品質量方面得到提升的量化分析過程,披露對未來市場需求與完成投產建設后的產能的量化分析過程等。
企業認真解答質疑
對于募投項目落地的關注,甚至延續到了上市委審核階段,足以顯示出上交所對擬上市公司募投項目的重視。
科創板上市委2019年第3次審議會議結果公告顯示,上市委要求天宜上佳補充披露公司本次募投項目投產后,其產能增長與相應的市場容量匹配性,以及公司在相關產品銷售方面的具體安排。公司在隨后的回復材料中,從募投項目投產后產能增長情況及市場容量的匹配性、公司在相關產品銷售方面的具體安排等方面進行了答復。
“由此可見,科創板對募投項目落地非常重視。此前,A股其他板塊出現過募投項目難以落地甚至頻頻更改募集資金用途的情況,這樣的問題應該是引起了科創板監管部門的重視。”某科創板已受理企業董秘表示。
科創板對募投項目的重視和問詢,也讓不少企業在提醒募投項目風險上格外小心。例如,航天宏圖除了在招股說明書中提示相關風險外,在回復交易所的問詢中,公司及相關方也多次表示,公司募集資金項目的可行性研究是基于當前經濟形勢、行業發展趨勢、未來市場需求預測、公司技術研發能力等因素提出,但是考慮未來的經濟形勢、行業發展趨勢、市場競爭環境等存在不確定性,以及項目實施風險(成本增加、進度延遲、募集資金不能及時到位等)和人員工資可能上升等因素,有可能導致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實際效益不及預期。
培育科創“向陽花”
對于科創板對待募投項目的重視,券商保薦業務人士認為,這是科創板問詢的“題中應有之義”。
“募投項目,應該是企業上市融資的依據,正因為有募集資金進行投資的需求,所以才需要公開發行進行融資。此前A股市場上出現募投項目‘變臉’的情況,如募投項目的規劃跟不上現實需要,或是募投項目缺乏落地的政策、市場、行業環境等。所以,出現上市公司更改募投項目,更改募集資金用途等。這背后的原因很多,一方面上市公司本身可能對募投項目并未足夠重視,并未經過科學縝密的論證;另一方面,上市流程較長等,也會使得募投項目失去可行性和及時性等。”該券商人士表示。
分析人士認為,科創板企業代表著創新發展的方向,募投項目也應該是其科創屬性的表現。中國證券報記者觀察發現,很多已受理企業在論證其與科創板的匹配性方面,也會將募投項目作為重要的佐證。
目前來看,上交所科創板除了多次問詢、深入問詢募投項目情況,更是以創紀錄的速度,用“快、準、穩”的效率,培育募投項目成為創新的“向陽花”。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