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13 02:00 | 來源:號外財經 | 作者:未知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彭煒回顧今年以來的操作:“2018年四季度時,一方面出于對2019年一季度經濟數據不樂觀的擔憂,另一方面擔心創業板商譽減值帶動的市場風險偏好下行,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前降低了組合的倉位。
年內A股市場大漲,融通基金旗下多只基金成為反彈先鋒。據銀河證券數據,年內以來,截至3月5日,彭煒管理的融通中國風1號、融通國企改革新機遇年內收益率分別為34.22%(同期業績比較基準上漲12.92%)、33.54%(同期業績比較基準上漲11.81%),在461只混合型基金中分別位居第6位、第8位。彭煒向記者表示,業績的取得主要得益于提前加倉了績優成長股,并提升了5G產業鏈、生豬養殖、券商等品種的比例配置。
彭煒回顧今年以來的操作:“2018年四季度時,一方面出于對2019年一季度經濟數據不樂觀的擔憂,另一方面擔心創業板商譽減值帶動的市場風險偏好下行,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前降低了組合的倉位。但進入2019年,市場跌出新低2440點之后,市場走勢比想象中的要強。與之同時,在宏觀逆周期政策持續出臺,且中美貿易摩擦初露緩解跡象的背景下,外資的持續買入、商譽減值的風險已提前反應在股價上,因此結合當時市場整體股票估值的性價比較高,我判斷春季躁動的機會概率較大且值得去嘗試,所以做了逐步加倉。”
彭煒表示,加倉的品種主要從兩個角度考慮,其一,中美貿易摩擦有緩和跡象,同時商譽減值的風險影響減弱后的績優成長股;其二,政策逆周期向經濟早周期傳導的受益板塊;其三,受益市場活躍度提升,且監管政策放寬的券商品種。另外對原有一些持倉的板塊,如生豬養殖、5G產業鏈等品種在原有持倉組合比例上也做了擴展和提升。從目前來看,融通中國風1號、融通國企改革新機遇的業績回報也得益于上述原因。
展望A股市場未來的走勢,彭煒認為不妨先回顧一下2018年股票市場是如何跌下來的。他總結,去年A股調整的核心原因概括起來是“內憂外患”,即國內經濟去杠桿疊加中美貿易摩擦。簡單復盤可以發現,上證指數從去年年初3300點一路上漲至3500點,隨后的4月份,中美貿易摩擦引發大盤從3200點附近開始一路下跌,并在國內宏觀去杠桿環境下對未來經濟增長的擔憂,指數一路跌至年內新低2440點附近。因此,彭煒認為,展望后市,中美貿易摩擦已有明顯的修復跡象,國內去杠桿也暫告一個段落,這也就意味著導致2018年的A股下跌的因素均有望得到修正。后續我們或將看到政策刺激下經濟的回暖,市場對實體經濟的偏悲觀預期也將得到修復,我們不妨對后市樂觀一些。當然,后市我們也要密切觀察貿易摩擦緩解的進度和條件,以及后續對宏觀經濟預期的修復力度。
后市哪些行業存在投資機會呢?彭煒認為,1-2月市場出現了春季躁動,在各路資金風格下,大多數板塊均有明顯的表現。接下來3、4月進入數據驗證期,宏觀經濟數據將陸續披露、上市公司一季報也將陸續出爐,屆時,大盤的節奏和板塊的分化會逐步顯示出來。
具體到行業,彭煒認為以下幾個行業或將仍有投資機會:中美貿易摩擦緩和后,5G作為去年的軟肋將獲得釋放,疊加逆周期科技基建等政策扶持,大方向依然有上行空間;沿著5G的邏輯延伸,核心科技硬件產業的國產化扶持有可能在未來幾年時間將成為產業趨勢;金融供給側改革下,券商將成為資本市場改革的風向標,包括年中即將推出的科創板,券商都將有所受益;一旦3-4月經濟數據好于市場預期,相關的周期投資品及其產業鏈,在目前機構相對低配的前提下或將具備階段性彈性;部分醫藥、生豬養殖板塊受益各自行業的景氣,其后市表現也值得期待。
風險提示:融通國企改革新機遇成立于2016年9月20日,當年業績為-2.80%,業績比較基準為1.58%,2017年、2018年業績分別為7.10%、-23.82%,同期業績比較基準分別為:5.77%、-11.69%。融通中國風1號成立于2016年2月3日,當年業績、業績比較基準分別為8.32%、5.48%,2017年、2018年業績分別為19.28%、-22.05%,同期業績比較基準分別為8.60 %、-11.04%。更多產品業績信息可查看公司官網。文章中的信息均來源于公開資料,本文作者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文章中的內容和意見基于對歷史數據的分析結果,不保證所包含的內容和意見在未來不發生變化。本文僅供參考,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投資建議。基金投資有風險,投資者投資前應認真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法律文件。公司旗下基金的過往業績及其凈值高低并不預示其未來業績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不構成對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投資者在投資金融產品或金融服務過程中應當注意核對自己的風險識別和風險承受能力,選擇與自己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的金融產品或金融服務,并獨立承擔投資風險。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