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0 11:26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汽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包括三菱汽車在內的3家公司之間將推進互用生產基地及共同采購零部件等,力爭使合作效果最大化以改善業績。
三菱汽車計劃最快在本月內接受來自日產34%的出資并歸入其旗下。擔任日產一把手的戈恩將兼任三菱汽車董事長,考慮通過積極參與來徹底改善三菱汽車的經營狀況,強化遵守法規的體制。
新華社 資料圖片
據悉,三菱汽車將在12月的臨時股東大會后召開的董事會上正式決定這一人事。
另外,三菱汽車也在今日發布了2016財年報表的凈利潤預期,預計虧損額從此前預想的1450億日元擴大到24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56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戈恩還擔任日產的合作企業法國汽車巨頭雷諾的一把手,包括三菱汽車在內的3家公司之間將推進互用生產基地及共同采購零部件等,力爭使合作效果最大化以改善業績。
在三菱汽車4月公布燃效作弊問題、經營很可能惡化的情況下,益子決定與日產開展資本業務合作。日產圍繞社長的人選,可能認為留任與戈恩有著深厚信賴關系的益子是上策。
然而三菱汽車在公布作弊問題后的燃效數據重測中仍多次造假。盡管益子主張采取對策徹底防止再次發生,但仍有人質疑在益子的領導下企業體制能否真正改善。
三菱被“購”后麻煩不斷,忙辭職
2016年5月18日,三菱汽車社長相川哲郎表示對燃油消耗造假負責,將辭去三菱汽車社長的職務。在社會企業道德危機面前,老大不辭職,就像家長不認錯一樣,辛虧相川哲郎表示解甲歸田,不然事件發酵將不可收拾。2016年5月,在相川哲郎辭職后,益子修會長將代行其職務。
為啥三菱要造假呢?
經過擎哥的了解,三菱汽車就微型車燃效數據篡改問題向政府相關部門解釋稱,作弊是為了獲得日本環保車減稅制度中最高級別的免稅認定。同理可得,這個三菱為了免稅,頂著道德信用的危機,再一次繼大眾之后挑戰了人類對于信用的極限。
三菱和大眾作弊到底誰更高超?
這是一個不得不談的問題,兩個孩子都在學校作弊,一個是靠傳紙條,一個是靠手機發短信,在成本上,顯然大眾的電腦欺騙政府作弊更高端,筆者認為大眾連作弊都用高科技,簡直就是思維極度嚴謹;而三菱靠串改數據作弊,也是一種老手段了,論作弊高超還是大眾家更厲害。
三菱作弊,原來日產也有份!難怪要收購....?
據了解,此次事件共涉及四款車型包括eK Wagon和eK Space,以及與日產汽車合作開發的DAYZ和DAYZ ROOX,共計62.5萬輛。另外有消息稱,三菱汽車暫不打算回購這些汽車,而是主要采取補償汽油費等對策。
日本汽車到底怎么了?
日本知名汽車企業鈴木汽車公司5月18日承認對全部16種在日本銷售的車型的燃效數據作弊。鈴木產汽車包括人們熟知的“奧拓”等微型車及小型車。涉嫌作弊的汽車超過210萬輛。
三菱汽車也在5月18日發布消息:除4種微型車以外,運動型多功能車(SUV)“帕杰羅”等4種車型也存在燃效數據作弊。公司宣布社長相川哲郎和副社長中尾龍吾6月將辭職。
三菱汽車和鈴木汽車作為日本知名汽車品牌,接連出現故意違規作弊,而且據披露,作弊情況持續多年。問題何以出現?動機何在?影響幾何?
【動態】
鈴木公司18日通過記者會方式披露相關信息。會長鈴木修說,公司沒有按照國家規定的“慣性行駛法”獲取計算燃效需要的“行駛阻力值”數據。取而代之的是通過各種室內裝置獲得數據。
對于違規檢測的原因,鈴木公司副社長本田治說,由于在戶外實施的“慣性行駛法”受風力等因素影響,“行駛阻力值”會出現偏差,必須反復測試,因而使用了更容易操作的室內方式。
本田治說,鈴木汽車不存在篡改數據等偽造燃效性能的違規行為。他表示,國外銷售的車型未出現問題,排氣性能也符合標準。
鈴木公司表示,會繼續在日本銷售這16種車型。
會長鈴木修對企業作弊表示道歉,他同時表示沒有考慮辭職,當前首先要“改善測試方法和機制”。
三菱汽車的記者會18日下午舉行,公司會長益子修和社長相川哲郎同時出現在記者會上。此前三菱汽車向日本國土交通省提交了燃效數據造假問題的調查報告。
調查報告顯示,除微型汽車以外還發現運動型多功能車(SUV)“帕杰羅”等5種車型也存在僅憑理論計算等獲取數據的作弊行為。此前日本媒體已經對此予以曝光。
三菱汽車表示公司高管沒有直接介入違規行為,其18日提交的調查報告結論是(高層)“沒有直接指示”。
會長益子修表示,為承擔燃效造假責任,公司社長相川哲郎和副社長中尾龍吾將辭職。益子修再次為作弊事件道歉。
【內情】
日本的汽車測試制度存在什么問題?三菱汽車和鈴木汽車為何有意造假?
在日本,向消費者等銷售汽車產品的用戶手冊上會記載該車輛的燃效數據。而這一數據在汽車上市前必須獲得日本政府部門的“認定”。日本國土交通省下屬的獨立行政法人“交通安全環境研究所”負責這一工作。除燃效外,該部門還會調查尾氣排放是否達標等。消費者在用戶手冊上看到的便是經過認定的燃耗數據。這一數據是用戶選擇節能環保汽車的重要指標之一。
對于故意對燃效數據作弊的原因,三菱汽車社長相川說,為在與其他公司的燃效競爭中取勝,尤其當“管理層抱有強烈的期待”時,下屬部門就會承受壓力。
日本國土交通省的報告顯示,三菱汽車公司在接受內部調查時曾表示“因與日產汽車聯合研發微型車,深感必須要達到燃效目標”,而當他們“認識到很難達到目標”時,員工們就會在公司上層的壓力下選擇對數據進行篡改。
【透視】
始于今年4月的三菱汽車燃效數據作弊丑聞演大,鈴木汽車又爆出類似丑聞,顯示出日本汽車行業機制性弊病。事件進一步發酵,對汽車大國日本的產業發展會否產生嚴重影響?新華社記者采訪了日本大學副教授日吉秀松、中國社科院日本所研究員張季風和新華社駐東京記者錢錚。
“失信于消費者總會受到懲罰”——日本大學副教授日吉秀松
【競爭下策】保持品質、維護信譽確是許多日本企業的目標,但在競爭激烈、世界汽車技術全面上升情況下,車企必須竭力維持競爭力,節能環保性能歷來受歡迎。本來日本的汽車在節能方面花了不少功夫,卻在激烈競爭中動用不正當手段,出此下策真是得不償失。
【車企失信】接二連三出現燃效數據造假問題,必然引起消費者的強烈反感,對車企生存產生影響。目前,三菱汽車已經與日產汽車公司談妥合并,作為日產的子公司重新出發。鈴木汽車動向還有待觀察。不過失信于消費者總會受到懲罰的。現在,人們還擔心還有沒有其他車企也采用類似作弊手法。
【應該徹查】要挽回汽車工業的信譽就必須盡快對所有節能數據進行重新徹查,用真實的數據換取消費者的安心。政府方面負責驗收的國土交通省不應照單全收,要對車企上報的數據做實際檢證。
“日本政府相關監管方面存在問題”——新華社駐東京記者錢錚
【監管缺位】丑聞頻出是日本政府相關監管方面存在問題。日本汽車生產商要上市一個新的車型,國土交通省的外圍機構“汽車技術綜合機構”要根據認證制度,對這個車型的安全性和環境性能進行審查。兩個公司的造假相繼曝光后,就有人對政府的監管提出了疑問,指出雖然三菱和鈴木沒有遵守法律規定,但根本原因是日本汽車燃油效率測定的制度有問題,政府沒有盡到責任。
“日本企業追求的誠信文化遭到損壞”——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張季風
【誠信損壞】三菱汽車和鈴木汽車接連作弊,顯示其管理上除了機制性問題,深層的問題在于日本企業一貫追求的誠信文化遭到刻意損壞。
【后果可控】丑聞對日本汽車產業造成的負面影響相對有限。三菱汽車和鈴木汽車盡管都是知名車企,但同領軍企業豐田汽車還有差距,所以只要豐田不出問題,就風險可控。這次作弊丑聞還在發酵,對日本汽車產業的深層影響,還要觀察。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