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TAG標簽 "公司"
ST朗源因虛假記載合計被罰1050萬元,2024年凈虧損3644萬元
日前,ST朗源披露2024年年度報告,2024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45億元,同比增長11.4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644.22萬元,同比增長32.04%。業績虧損的主要原因...
俠名 · 04月30日 13:37
上市公司
·
奇安信2024年營收利潤雙雙下滑 研發高投入與盈利困局如何破題
奇安信年報顯示,政企客戶預算縮減、項目延期及服務類需求上升等因素,導致核心業務網絡安全產品收入下滑44%,整體毛利率同比下降8.36個百分點至55.99%。...
俠名 · 04月30日 13:29
科創板
·
并購終止 石藥系資本布局遇挫
資料顯示,新諾威主要經營功能性原料、保健食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公司通過完成對巨石生物的控股,將業務鏈延伸至生物創新藥領域。石藥百克主要專注于長效蛋白藥物等創...
俠名 · 04月30日 10:56
產業
·
邁拓股份凈利潤暴跌近三成 經營現金流大降69.59%
2024年,邁拓股份實現營業收入為358,458,049.02元,相較于2023年的382,018,915.56元,下降了6.1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79,202,518.55元,與2023年的112,276,341....
邁拓股份 · 04月30日 10:11
財經
·
電鰻財經|正泰安能IPO高管之痛:兄弟同業競爭 薪酬不均衡 董事長數千條風險纏身
正泰安能是一家戶用光伏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大佬南存輝光伏布局的公司之一。目前,正泰安能主營業務分為四大板塊:戶用光伏電站合作共建業務、戶用光伏電站銷售業務、戶...
尹秋彤 · 04月30日 09:31
IPO
·
正泰安能IPO高管之痛:兄弟同業競爭 薪酬不均衡 董事長數千條風險纏身
正泰安能是一家戶用光伏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大佬南存輝光伏布局的公司之一。目前,正泰安能主營業務分為四大板塊:戶用光伏電站合作共建業務、戶用光伏電站銷售業務、戶...
尹秋彤 · 04月30日 09:24
財經
·
信凱科技盈利能力持續增強,2025年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29.79%
憑借全球化布局的先發優勢和自主產能的逐步釋放,公司連續九年蟬聯國內有機顏料出口冠軍,進一步鞏固了其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地位。通過技術研發創新和資本市場賦能,未來有望...
電鰻號 · 04月29日 15:05
財經
·
好想你虧損超七千萬 瘋狂拓展零食渠道能否扭轉頹勢?
2024年財報顯示,好想你的營業收入同比微跌3.39%至16.70億元,歸母凈利潤則錄得-7195.77萬元,虧損規模同比擴大38.67%。好想你已連續三年處于虧損,累計凈虧損額達3.13億元...
電鰻號 · 04月29日 11:14
財經
·
晶豐明源連虧三年卻花33億元并購 標的公司近兩年虧損且毛利率仍在下行
晶豐明源是專業的電源管理和控制驅動芯片供應商,其主要產品包括LED照明驅動芯片、電機控制芯片、AC/DC電源芯片等。其中,LED照明驅動芯片對營收的貢獻最高,2022年營收占...
俠名 · 04月29日 10:45
科創板
·
南都電源擬赴港IPO:兩次定增失敗負債率升至80% 毛利率跌入負值5年虧損近30億
南都電源成立于1994年9月,2010年4月在創業板上市,主營業務包含通信及數據、智慧儲能、新能源動力全系列產品和系統的研發、制造、銷售、服務及環保型資源再生。...
俠名 · 04月29日 10:40
IPO
·
貝泰妮2024年承壓:一半收入做營銷、薇諾娜光環褪去銷售額下降 對外收購踩雷悅江投資成累贅
近兩年貝泰妮營收增速和歸母凈利潤增速均不同程度下滑,歸母凈利潤在2023年甚至出現了負增長,2024年公司歸母凈利潤進一步下滑。...
俠名 · 04月29日 10:35
上市公司
·
國泰海通一季度凈利潤超110億 凈利增長主要因吸收合并產生負商譽
國泰海通公布的今年第一季報業績預告中,該公司預計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112.01億元至124.45億元,同比增加350%至400%。...
電鰻號 · 04月29日 09:48
財經
·
長春高新業績失速 去年研發投入26.90億元
長春高新主營業務為生物制藥及中成藥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輔以房地產開發等業務。公司經過多年的產業布局和研發投入,業務板塊覆蓋基因工程、生物疫苗、抗體藥物、高端化藥...
電鰻號 · 04月29日 09:45
財經
·
寧波方正兩年虧1837萬首次不分紅 關聯交易未披露與三高管被罰330萬
信披違規被罰,寧波方正還面臨較大的業績壓力。年報顯示,2024年,寧波方正實現營業收入9.7億元,同比增長0.0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凈利潤,下同)和扣除非經常性...
俠名 · 04月29日 09:03
上市公司
·
從規模導向向投資者回報導向轉變 公募基金的規模之變與路徑之爭
規模之變,持續帶來業務“路線之爭”。一季度規模爬升的基金公司,多在產品、業務方面有明顯突破。反之,規模下滑的基金公司大多在業務上舉棋不定,甚至錯失發展良機。...
俠名 · 04月28日 15:51
基金
·